黃山 The Road Less Travelled
黃山距離上海不遠,兩三天就可以來回,之所以遲遲不去,是因為上次登泰山的經驗:霧霾,人潮,還有破壞自然景觀的各式「題跋」。然而黃山實在太有名了:雲海,奇松,怪石,實在抵不住好奇心,還是想親眼目睹一下。相簿按這裡
和泰山之行一樣,我們上山不搭纜車,想用自己的雙腳試試看。
黃山有好幾個入口,因為機場火車站都在南邊,大部分遊客從南大門進入。南大門有前山(慈光閣)和後山(雲谷寺),哪個方向的人會比較少呢?我們著實考慮了一番,最後選擇從最險峻的南大門前山入山,心想那裏的纜車正在整修,說不定上山的遊客會少些。
如意算盤打錯,爬前山上山的人確實比較少,但剛好和眾多步行下山的遊客撞個正著。步道全是狹窄陡峭的石階,人潮不斷,連停下來喘口氣都會擋路,更別奢望有仔細欣賞風景的餘裕了。
在這種情況下登山,就是在人潮中力爭上游,眼睛忙著盯著腳下的台階,偶爾偷瞄一旁大霧中隱隱約約的山景。耳邊此起彼落的,則是不同口音的大呼小叫:「紅牛一瓶二十!」「大寶你到哪兒去啦?」「咳咳咳(吐痰聲)」...,不時更會被某些神經病的仰天長嘯嚇一大跳。
唉,安安靜靜爬山真有那麼難嗎?
至於「景點」呢?「迎客松」前一條等待和松樹合影的長龍,「光明頂」上則站滿搔首弄姿的自拍神人。「天都峰」要另外收費,看著連續上坡而酸痛不已的膝蓋和小腿,只好宣布放棄。
走在路上,不時會碰到扛著扁擔,把一箱箱飲料補給運送上山的挑夫,貨物太重,沒走幾步就得倚在路邊休息,看到這樣的辛苦,山上物價再貴也不好意思埋怨了。
這一路,從早上九點走到下午五點。當我們終於抵達旅館的時候,不僅膝蓋疼到抬不起來,連精神也十分萎靡了。
***
休息了一晚,運氣不錯,是個大晴天。
西海大峽谷,又名「夢幻景區」,許多人認為是黃山最美的景觀,以往因為攀爬需要一定的體力,遊客不多。但自從搭建了纜車以後,可以只下不上,這裡就變成旅行團的標準行程。
或許因為出發晚了些,前前後後都是旅行團,拜現代科技所賜,導遊都配備了先進的擴音器。空谷傳聲,在分不清粵語國語韓國話的迴聲中,再美的景色也頓時索然無味起來。我們在路邊坐了很久,等大部分旅行團都過去了,才起身繼續前行。
不能否認,黃山的自然景觀是很特別的。和美國大峽谷橫向的砂岩岩層不同,這裡花崗岩的線條是垂直的,犬牙般的峭壁並列朝天,讓峽谷顯得更深更險。天晴的時候,岩石上肌理清晰可見,點點松綠點綴其間。雲霧來的時候,為山峰披上神秘的薄紗,時隱時現,飄渺靈動,讓人心生出世之感。難怪黃山自古有許多佛寺道觀,曾是不少出家人的修行之所,現在全都廢棄了。
到了這裡,才知道中國山水畫裡的山與松,原來並非單憑想像畫出來的。依附岩壁而生的松樹,枝葉伸展有如強壯的手臂,對抗山間的疾風暴雨。每一棵樹,都是大自然所創造獨一無二的雕刻品,實在不需排隊去看那棵被強制貼上「迎客」標籤的可憐松樹。
步道一路向下,直至谷底,原本要隨大部分遊客搭纜車上行,想想昨日的經驗,實在不願再回到擁擠人群了。猶豫之中,看見纜車站牆上有幅地圖,難道沒有別的選擇嗎?
有的,簡略的地圖上還有一條向西的道路,一共要走七公里。不曾在旅遊書或網站介紹裡看過這條路,到了盡頭,也不知有什麼交通工具可以接替。
管他呢,反正行囊都在身上,我們是自由的。於是改變計畫,踏上這條未知的小徑。隨著人聲在背後沈寂下來,忽然覺得,旅行現在才算真正開始了。
石階沿著溪谷出山。初夏的綠意滿盈,溪水清澈見底,野花怒放,蝴蝶飛舞。什麼黃山絕景都在背後,入山以後的第一次,從心底感受到大自然的回應。
一步一階梯,我默默數著步伐,膝蓋還沒從昨日的疲乏中恢復,精神卻隨著歌唱的水聲,越走越健旺起來。
就這樣,我們走出了黃山。
P.S. 從黃山西大門出入的遊客較少,管理處竟然把門鎖起來,差點出不去,敲打一陣才有人來開門,接駁服務也不齊全,不僅搭車被宰,還要輾轉換車才回到市區。但話說回來,聽說黃山景區管理中心打算把西門也大大「建設」一番,衷心祈禱他們能留下這塊淨土,即使交通不方便也沒關係吧。